1、 砖茶 蒸压茶 俗称砖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相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2、是用各种毛茶经过筛、扇、切、磨等过程,成为半成品;再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型或其他类型的茶块。
3、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米砖茶、青砖茶、康砖茶等几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 黑砖茶,又被称做“八子”,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压制而成的。
5、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5厘米。
6、砖面平整端正,四角分明,厚薄一致,花纹图案清晰,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略带松烟的香味,汤色红黄微暗,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中微带些涩味。
7、每片砖净2公斤。
8、 花砖茶,产于湖南省,由历史上的“千两茶”——花卷查改胡子而成。
9、茯砖茶外形为长方形,规格为35*15*5厘米。
10、砖面平整,棱角分明,花纹图案清晰,色泽乌黑法润;内质香气纯正,稍带松木烟香,汤色红换,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微涩。
11、制造工艺与黑砖基本相同。
12、 茯砖茶,也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的长方砖形茶,由于茯砖茶的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工序——发花,使得茯砖茶的品质茂盛的金黄色的菌落,俗称“发金花”,金花生长的越多,代表茯砖茶的品质越好。
13、特制茯砖茶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且有黄花清香,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滋味醇厚平和。
14、普通茯砖茶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滋味醇和尚浓。
15、 米砖茶,使以红茶的片末茶为原料蒸压而成的一种红砖茶,因其所用原料皆为茶末,所以被称为“米砖茶”。
16、米砖茶成品外形十分美观,棱角分明,纹面图案清晰秀丽,砖面色泽乌亮,冲泡厚汤色红浓,香气纯和,滋味十分醇厚。
17、 青砖茶,又称“川字茶”,是以湖北老青茶为原料压制而成。
18、成茶的外形端正光滑,厚薄均匀,砖面色泽青褐。
19、汤色红黄明亮,具有青砖茶特殊的香味,品饮时无青涩感觉,叶底粗老呈暗褐色。
20、 卡规砖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宜宾、江津、万县等地,她以四川边茶中的南路边茶味原料经压制而成。
21、砖面色泽为棕褐色,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叶底较为粗老,呈深褐色且较为发暗,滋味醇和尚浓。
22、 产量较大的有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及湘尖、湖北的老青砖。
23、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云南的紧茶,广西的六堡茶。
24、 砖茶一般不是用茶的嫩芽叶加工制成的,而是用老树叶加工成的。
25、砖茶的氟含量比其他茶类高。
26、雅安砖茶含氟量每千克为543-586毫克,益阳产的砖茶为每千克365—400毫克,是绿茶、花茶的几十倍、几百倍。
27、 长期大量饮浓茶,会引起蓄积性氟中毒。
28、少数民族地区饮用水氟含量低于1毫克/升,但牧民饮用的“砖茶”氟含量高达1000毫克/千克左右。
29、成年牧民平均每天饮5升水,其中大部分是奶茶和浓茶,儿童的饮茶量也很大。
30、对2290名8-12岁蒙古族儿童的调查发现,90.14%的儿童患有氟斑牙,10%的儿童患有重度氟斑牙。
31、 饮砖茶的蒙古族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汉族人群高17%。
32、可见,牧民长期大量饮浓茶和奶茶是引起氟斑牙、骨质疏松、患腰腿痛等的主要原因。
33、 1995年,专家们对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道孚县藏族、汉族的氟中毒状况进行了调查。
34、调查证实,当地的水源含氟量低。
35、但藏族牧民和僧侣长期大量饮用砖茶,成人每天摄氟量达146毫克,青少年为56毫克。
36、 藏族牧民摄人过多的氟,会导致慢性中毒。
37、藏民们认为,砖茶喝得过量、过浓感到头昏、手足发麻、抽搐、四肢关节痛等。
38、当地嗜茶藏民和青少年中,氟骨症、氟斑牙的发病率高达75%、52%。
39、当地没有饮砖茶习惯的汉族成人和青少年没有一例患氟骨症或患氟斑牙。
40、 经专家们计算,藏胞每人一年平均饮用77千克砖茶,每天饮用23克。
41、按照砖茶氟含量为426毫克/千克计算,藏民每天饮用砖茶可以吸收15毫克的氟,是安全剂量的3倍多。
以上就是【茶砖的正确打开方式,茶砖】相关内容。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