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司莫拉清晨,和煦的春风穿过大榕树群的林梢,七子泉水淙淙,时而几声清脆的鸟鸣,成片成片的油菜已经褪去灿然的花瓣,开始孕育饱满的籽实,田野里泛出淡淡的青。保洁的村民打扫干净了村庄的街巷正悠然归来;农特产品一条街上,店主们忙着摆出各种各样的商品;停车场里,旅游观光车的师傅们已经准备好去迎接第一拨到司莫拉参观的游客……在浪漫的晨曦中这个古老的村落正慢慢醒来,即将开始它热闹而繁忙的一天。
(相关资料图)
回流:多重身份的“罗大姐”
早上9点,穿着火红佤族服饰的罗爱艳准备出门到寨子里新建成的“幸福书吧”上班了。
在上班之前,罗爱艳已经把中风卧床12年的婆婆照顾着起了床,洗漱好,并给她做好了热腾腾的早餐。书吧中午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刚好又可以回家给婆婆做午饭。
“三年前对于我来说,还风里来雨里去的,现在回家能孝养老人,晚上小孩放学回来也可以照看孩子,挺好的”,话语间罗爱艳流露出对现下状态的满足。
罗爱艳的新身份是“幸福书吧”的店员,之前她去过外省打工,到县城工厂粘木板,在酒吧搞保洁。3年前,司莫拉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她成了村里的讲解员,直到最近换了这份新工作。“幸福书吧”是司莫拉发展的一个新业态,今年年初建设完成并投入营业,这个由村民废弃牛棚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间,就位于“什么都好卖”小卖部旁,闹中取静的位置,视线之内书架、展台、光影营造出了诗意的氛围感。
罗爱艳主要的工作是给光临书吧的顾客调制各种口味的现磨咖啡。在她的操作间里,咖啡机、制冰机一应俱全,到书吧上班不到两个月的她现在已经可以熟练地驾驭它们了,“美式”“拿铁”“卡布奇诺”“焦糖玛奇朵”这些字眼也不时从罗爱艳这个佤族大姐口中蹦出。
“以前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过咖啡机打奶泡的这种,都没有看到过现实的,现在可以自己亲手操作,算是自己的一点点小成长”。
罗爱艳用了时髦的字眼“成长”,其实在罗爱艳的成长规划里还包括她自己经营的民宿,“现在有点普通,我就想着把我的这个客栈做得更精致一点,让别人住进来的时候有一种特别的舒服感”。
2020年罗爱艳和丈夫拿出所有积蓄建房子的时候,看到了司莫拉发展旅游的前景,她又和丈夫借了些钱把新房子装修成民宿,不上班的时间她和丈夫轮流打理。从过年到现在,房间基本都有人住,罗爱艳对于自己作为“客栈老板”的收入是满意的,“一个月几千块钱,现在心里面有一点点小激动了,达到了一个小目标”。
从农民到店员,从民房到民宿,司莫拉的春光里,罗大姐在自己多个身份的无缝切换中游刃有余地忙碌着。现在在司莫拉,已有27名村民像罗爱艳一样在寨子内实现了长期就业,以前迫于生计“往外跑”的司莫拉人回流到故乡安身立命,也收获理想与成长。
兴旺:满负荷运转的“旅游观光车”
早晨8点,负责司莫拉旅游观光车的6名驾驶员已经全部到岗,从现在到下午6点下班,他们将陪伴每位游客开启幸福司莫拉之旅的第一段行程。
出于旅游车辆安全、容纳量及生态环保的考虑,司莫拉旅游综合摆渡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开始运营,游客在停车区旅游观光摆渡站台搭乘旅游观光车前往司莫拉景区,行程大约2.6公里。今年春节以来,司莫拉接待游客较往年有了大幅增加,日接待游客量2000人次。
旅游观光车驾驶员赵兴朝明显感受到了今年游客数量的变化,“每天中午1点过后非常忙碌,几乎到站即走,我经常每天都跑20多趟”。赵兴朝心里高兴司莫拉能迎来更多的游客,“人气旺了,寨子里大家不管做什么,收入才会增加”。赵兴朝过去是一名货车司机,去年从屋顶跌落不幸摔伤,无法再从事货车上下货等重体力劳动的他,便应聘成了旅游观光车驾驶员,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
和赵兴朝一样在司莫拉忙碌的还有北京导游马琳,她每个月至少会到司莫拉6趟,把北京、长沙、重庆、兰州等天南地北的游客带到这个古朴祥和的佤族村落,“司莫拉是很多游客向往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大家都想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打卡幸福的地方”。
频繁的光顾,马琳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司莫拉旅游设施设备的完善,但第一次来到司莫拉的游客都会用“眼前一亮”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我以为地处边疆的佤族村落道路会很崎岖,但是这里交通便利、青山绿水、文化保存良好,人们生活幸福”,重庆游客晏晓莉啧啧称赞。
司莫拉带给游客的“惊喜”源于近年来,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寨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利用良好的绿色生态资源,结合佤族民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
现在游客非常喜欢打卡的七子泉秘境,过去就是司莫拉人家建房泡木料的水塘,如今这里大榕树群浓荫蔽日,清澈的泉水流淌,桫罗树伸展着硕大的枝叶,依山势水景而建的游道让游客得以亲近自然。
2020年开始司莫拉周边的3条生产生活道路先后建设一新;2020年11月从腾冲机场到达景区的幸福游览线全线完工;游客集散中心二期建设、司莫拉乡村振兴学堂项目前期工程正在推进;佤族文化民俗馆、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农耕文化观景台、科普观光水车集群、幸福餐厅、幸福书吧……一个独具特色的佤寨越来越生动立体地呈现出来,游客越来越多,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2022年,司莫拉接待游客19.5万人次,人均纯收入从2019年的11448元增长到2022年的18620元,村子成为4A级旅游景区。
每天纷至沓来的游客,来回忙碌穿梭的“旅游观光车”就像是司莫拉春光曲里灵动跳跃的音符,流淌出幸福佤乡产业兴旺的旋律。
凝聚:天天忙的“赵支书”
“我在这儿等省农科院的专家,马上要到育秧的节令了,要赶紧把今年司莫拉彩色水稻画的主题敲定。”
“流转的土地还是要跟旅游专业合作社要再想些办法,在田块上开展夜间文化的项目,留住游客,才能增加村民的红利。”
“晚上会到周边几个村走走,听听群众意见,组织起一个舞蹈团,给游客带来一些体验感强的项目。”
早上8点,在司莫拉寨门口见到党的二十大代表、腾冲市清水镇副镇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不停接打的电话和简单介绍的日程透露出这又将是他日常且忙碌的一天。
时间回到2022年10月27日上午,刚从北京回到村里的赵家清就迫不及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给乡亲们,“我们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让司莫拉佤族村成为安居乐业、民族团结的美丽家园。”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司莫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行动纲领,赵家清更加坚定了司莫拉未来的发展规划。
“司莫拉山多耕地少,种庄稼靠规模不行,产业发展必须要走质量化、品牌化、观光化的路子”。
2020年6月,由中寨党支部领办的司莫拉旅游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73户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这个合作社被赵家清称为司莫拉的“运营团队”,立足村内特色资源,引导村民发展,服务乡村旅游。
2021年司莫拉种植彩色稻田画,成功亮相COP15大会。村民们激动了,“祖祖辈辈都种田,没想到田里种的庄稼也能够吸引那么多的游客”,农文旅融合,吃上“旅游饭”的乡亲们渐渐打消顾虑,积极参与和融入司莫拉的旅游发展中。
产业是支撑发展的核心力量,美丽的乡村,一旦找准了产业发展之路,就能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专业合作社当时有27项业务可以运营,现在变成了49项可运营,运营的业务已经向周边村寨延伸”,赵家清不无自豪地说。
通过销售司莫拉红茶、胭脂果系列产品,农特产品一条街租赁,司莫拉肉牛养殖场等业务的运营,司莫拉旅游专业合作社收入100多万元,连续三年实现分红,村寨内建成农家乐民宿10家,从事农特商品售卖30户,景区稳定就业27人,带动就地就业1000余人次,促进群众增收500余万元,曾经离城近、耕地较少的村庄,纷纷外出谋生的人回来了,曾经无人问津的山花野果,卖不上好价钱,如今也乘着旅游的东风受到青睐与追捧。
接下来,司莫拉的发展就是将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付诸行动的过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业态要增加,土地的收益要增加,村民的收入要增加,辐射带动的能力要增加”,用赵家清的话说就是“佤乡的幸福路要越走越宽阔”。
凝聚人心、创造机遇,奔赴希望,可以想见的是,未来司莫拉会很“忙”,“忙”是勤劳的折射,也是有奔头的状态,村民们忙着参与司莫拉的当下与未来,忙着实现打开家门就能做生意的愿景,忙着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忙着欣欣向荣满目春的一个又一个好日子!
文 | 屈晓丽
图 | 刘正凡、高云杰、王立权、李恒宇、金展
X 关闭
X 关闭